贝壳又双叒曝出裁员了
2022-05-14 07:43:06 来源: 雷达财经微信号
关注河南热线

自创始人左晖因病逝世后,贝壳命运多舛,股价下跌、遭浑水做空,近期还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而公司当前还面临营收增速放缓、业绩由盈转亏、毛利率持续下跌等难题。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近日,有着“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之称的贝壳被曝将裁员称之为“重生计划”。

据媒体报道,此次裁员涉及贝壳的产品、研发、运营、集团职能等岗位,还包括新赛道的家居家装、普惠居住业务,预计将在5月底、6月初完成。雷达财经注意到,这已是贝壳近7个月来第三次传出裁员的消息。

自创始人左晖因病逝世后,贝壳命运多舛,股价下跌、遭浑水做空,近期还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而公司当前还面临营收增速放缓、业绩由盈转亏、毛利率持续下跌等难题。

此外,贝壳所处赛道面临诸多竞争对手向其发起的挑战。

贝壳三度裁员,名曰“重生计划”?

近日,据晚点财经报道,贝壳已经对所有业务线和产研、运营、中后台启动裁员。知情人士透露,无论公司整体还是各业务层面,此次裁员比例远超今年3月10%的裁员数量,且不仅仅局限于普通员工。据悉,此次被裁的员工可获N+1倍赔偿,预计在5月底、6月初完成。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多位认证为贝壳员工的用户称自己赶上了贝壳的这一波裁员,本轮裁员被称为“贝壳重生计划”。

“5月10日,天气阴,各大业务线裁员进行的如火如茶,几个办公区唉声一片”,提到裁员的场景,贝壳的一名员工如是说道。

“本部门21届几个校招部门全部被裁,都没满一年”,对于网传50%的裁员比例另外一名员工表示,“保真,很多研发部门(裁员比例)不止50%”。

还有员工表示,此次裁员还涉及到公司怀孕的同事,公司给出N+1倍及哺乳期继续交社保的补偿方案,若不接受就转为待岗状态,只发70%的基本工资,等到哺乳期结束解除合同。

因疫情被集中隔离的王娜(化名)目前并不在裁员之列,但听说公司裁员的消息后,心里也满是忐忑,“还不知道结果,等待是最煎熬的”。

雷达财经注意到,本次裁员已是贝壳近7个月以来第三度传出裁员的消息。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今年3月,贝壳都曾有裁员的消息传出。

去年10月,贝壳裁员的消息从上海蔓延至全国。据媒体报道,贝壳上海涉及到的被裁员工超200人,有超百人为研发团队和贝壳金福的员工。据悉,此次裁员贝壳给到员工的赔偿达到了N+3倍。而此次裁员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波及到超3万名以上的员工,这些员工多为一线房产经纪人、与核心业务无关的职能部门及研发部门的员工。

彼时,贝壳针对市场上的裁员传闻回应道,2021年以来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对上海地区金融等部分业务进行调整,对于因此涉及到的员工将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安排,并优先为这部分员工提供内部转岗机会。

5个月后,贝壳的裁员消息再度袭来。3月有消息称,贝壳将优化二手房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10%的员工。此外还有消息称,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贝壳已有20多名中层、高层陆续离职,包括一名金融副总裁、两名总经理,另有高级总监和总监等,部分管理层放弃期权离开。

新一轮组织优化的消息传出后,贝壳再度出面回应,表示没有整体优化调整计划。贝壳还称,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贝壳各城市公司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及自身业务发展,进行组织动态调整,属于公司组织常态化运营优化机制,不存在比例、数量等要求。同时,公司在发力租赁、家装、家居等领域业务,为员工提供内部转岗机会。

对于网传的“中高层离职”等信息,贝壳则解释称此前已做公告,系去年下半年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对金融部门做出的调整。截至目前,贝壳还未就第三度裁员传闻作出回应。

不论贝壳怎样回应,贝壳经纪人数量减少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贝壳旗下的经纪人数为45.45万人,同比减少7.8%,活跃经纪人人数超过40.6万人,同比下降8.7%;去年年中,贝壳经纪人的数量为54.86万人。这意味着,仅仅去年后半年就有近10万名经纪人从贝壳离开。

经纪人大量“出走”的同时,贝壳的大批门店也已关停。去年6月末,贝壳的门店数为52868家;到了12月末,贝壳的门店数降至51038家,换言之,贝壳半年减少了1830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裁员消息传出的同时,贝壳还因违规被点名。5月12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公布的18款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的移动App名单中,贝壳找房位列其中,具体违规内容为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

贝壳日子不好过

频繁曝出裁员背后,近一年时间,贝壳接连遭遇了创始人左晖因病辞世、反垄断风波、公司遭到浑水做空、美股股价一路下跌等变故。4月22日,贝壳又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贝壳对此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股东的利益。

5月11日,贝壳正式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上市,并在北京总部举行了云敲锣仪式,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的中概股,股票代码2423。

值得一提的是,贝壳回港上市的当天,北京的一线经纪人李黎明及武汉的一线水电装修工人刘鉴现身敲钟活动现场,贝壳也被外界调侃“一边上市、一边裁员”。

回港上市的贝壳,在2021年日子并不好过。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彭永东称,“2021年是贝壳空前艰难的一年”。

2021财年,贝壳录得807.52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7%。2019财年、2020财年,贝壳营收分别为460.15亿元、704.81亿元。虽然公司营收仍然保持增长的趋势,但较此前两财年60.63%、53.17%的增速,贝壳的增速已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营收放缓的同时,贝壳的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2021财年贝壳净利润分别为-5.25亿元,上年同期为27.7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118.87%。

贝壳利润方面的窘况,进一步体现在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上。2019财年至2021财年,贝壳毛利率分别为24.49%、23.92%和19.59%。

贝壳CFO徐涛对此解释称,毛利率下降一方面是贡献利润率较低的新房交易服务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另一方面是链家经纪人的固定人工成本及交易支持人员的人工成本占比上升,导致存量房交易的贡献利润率下降。

与此同时,贝壳的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也出现大幅缩水,2020年贝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93.62亿元,2021年该项指标则降至35.95亿元,减少了约2/3。贝壳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减少,让其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

此外,作为房地产经纪行业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的成交额,贝壳也开始显现颓软的迹象。财报显示,2019财年至2021财年,贝壳分别取得2.13万亿、3.50万亿和3.85万亿元的GTV。虽GTV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速明显下降,从84.5%下降至64.5%,再大幅跌至10.1%。其中,贝壳2021财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成交额更是接连下跌。

2020财年,新房业务一跃成为贝壳公司营收的第一大来源,份额从上一财年的44.1%升至53.8%,新房业务在2020财年、2021财年分别为贝壳贡献379.38亿元、464.72亿元的收入。然而,作为最大营收来源的新房业务,利润率却在贝壳的三大业务中垫底且持续走低,2019财年至2021财年该指标分别为24.3%、21.5%、19.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房地产行业政策的不断加码和规范化管控,新房市场的整体行情大不如前,诸多房企暴雷,也让贝壳处于行业下游的新房业务面临不小的压力。

另一方面,贝壳曾经的“王牌”存量房业务营收占总体的份额也在不断下滑。2019年财年至2021财年,贝壳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45.69亿、305.65亿和319.48亿元,营收占比却从53.4%萎缩至39.6%。

面临新老对手挑战,遭多位重要股东减持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居住行业中前五名公司的总交易额占比约为14.6%,其中贝壳以9.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门店数量、经纪人数量也一马当先。

然而,政策管控趋严之下,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上中下游企业都迎来洗牌,贝壳除了需要解决内部问题,行业内的其他对手也正蓄力向其发起挑战。龙湖、万科、碧桂园等房地产开发商纷纷盯上了房屋租赁的市场,分别推出塘鹅、朴邻租房、有瓦等品牌;而以烧钱著称的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阿里、快手也都瞄上了这块蛋糕,通过幸福里、天猫好房等直驱贝壳腹地。

以流量为参考维度,安居客成为了贝壳不容小觑的对手。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去年6月至今年4月房地产服务类App月活榜单上,安居客稳居第一,贝壳找房、链家分列第二、第三,其后幸福里、我爱我家(000560)等竞争对手也在一旁“虎视眈眈”。

虽然排在第二,但贝壳找房与安居客的月活数据差距不小。以今年4月的数据为例,安居客月活为3966.99万,贝壳找房为1893.62万,链家为951.01万,安居客的月活是贝壳找房的2倍。值得一提的是,4月排在房地产服务类前七位的App月活均出现了下滑。

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贝壳除了原有业务外,开始发力整装大家居和普惠居住两个新赛道,推行“一体两翼”的战略升级。不过,去年第四季度贝壳含家居装修和房屋租赁在内的新兴服务收入仅为5亿元,目前还未看到明显成效。

此外,贝壳在资本市场也一定程度受冷落,软银、高瓴资本、融创等股东相继减持。融创中国半年内两次减持贝壳,共套现约10.84亿美元;软银旗下机构自去年2月至年末减持约3200万股;高瓴资本则减持约870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3.3%。5月5日贝壳最新披露的股权架构中,软银、高瓴资本已不在列,贝壳幕后最大的机构股东腾讯,持股比例也从12.3%降至10.8%。

另一方面,贝壳的股价也一路下跌,截至5月12日收盘,贝壳美股报收11.8美元,较最高点市值蒸发8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00亿元。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

雷达财经 出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广告、商务:

ldcjun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维维律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hN_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