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房产家居 > 焦点 > 正文
当前通讯!上海:未来十年,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
2022-10-14 19:56: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关注河南热线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4日讯(记者 张懿)昨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相关情况。白皮书指出,未来十年,上海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极端通勤(超过60分钟)人口比例进一步降低;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

《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是未来十年上海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推进上海交通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促进交通领域社会共治的“倡仪书”。白皮书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1+3+12”,即1个总体目标、3个战略取向、12个板块的政策导向。

持续完善多层次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


(相关资料图)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上海市将继续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轮渡为特色、出租汽车为补充、共享出行为拓展的多层次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

未来,多模式的轨道交通将进一步融合运营,市民出行将更可靠、更舒适、更便捷。通过新建轨道交通线路,进一步提高站点覆盖率,使主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的覆盖率超过40%;通过对既有线路增能提效,使轨道交通的高峰拥挤得到有效缓解,把高峰时段车厢满载率控制在90%以内。

地面公交方面,对于骨干线,将强化公交路权和信号优先,尤其要在有条件的公交走廊上建设中运量系统,提供快速、可靠、准点的公交服务;对于区域线,将均衡网络密度,提供可达性高、覆盖面广的公交服务;对于接驳线,将强化衔接功能,提供更加灵活的“最后一公里”交通服务。

除此之外,进一步推进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两网融合”,确保80%以上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米半径范围内有公交换乘。

另外,本轮白皮书还有一处值得关注,“我们将慢行交通提升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将结合城市更新、15分钟生活圈打造,全方位营造宜行宜骑、全龄友好、空间融合的慢行交通环境。”

于福林表示,以上各种交通方式将通过交通枢纽实现空间上的无缝衔接,让市民感受“一体化”;各种交通出行信息通过MaaS系统实现有效整合,让乘客享受“一票制”、“一码通”、可预约的交通服务新体验。同时,交通设施和服务将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人群更加友好,实现交通服务的“一个都不能少”。

全面打造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体系

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介绍,目前上海市已开放1299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车路协同道路已建成110公里,近期还将新增280公里,并在嘉定安亭、临港产城融合区、浦东金桥(600639)等重点区域实现骨干道路车路协同率达100%,全力打造无人公交、无人配送等10个以上“车、路、网、云”协同应用场景。

同时,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终端发展。力争到2025年塑造3个以上具有上海标识度的品牌,打造10款以上爆款产品,产值达到5000亿元,具有辅助自动驾驶功能(L3)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70%;具有高级自动驾驶技术(L4)在物流运输、环卫、客运等方面实现应用。

此外,全力推动交通服务融合。深化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推动随申码、公交乘车码和地铁乘车码“三码合一”;完善全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停车服务“一网通行”,目前已接入全市4700个停车场和100万个公共车位,计划年底覆盖所有市级三甲医院,并将全面提升医院停车预约、小区错峰共享、智慧停车场等场景的市民体验。推广出租汽车“一键叫车”应用,帮助老年人叫车,目前已完成500个点位建设,后续将加大完善布局。

在低碳化领域,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预计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占比超50%,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等新能源占比超过80%;推动公交和环卫等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2025年力争达到1万辆规模。提高充换电设施规模、运营质量和服务便利性,2025年建成充电桩76万个,换电站300座,车桩比不高于2:1;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

责任编辑:hN_1408